快捷搜索:  

积石山震后首个新年:冬去春来赴回生

"积石山震后首个新年:冬去春来赴回生,这篇新闻报道详尽,内容丰富,非常值得一读。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,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。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,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。 "

中新社甘肃积石山2月9日电 题:积石山震后首个新年:冬去春来赴新生

作者 刘潇

年关将近,年味愈浓。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吹麻滩镇的赶集市场热闹起来,集市上摆满了各类年货商品,人头攒动,叫卖声、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,民众趁着赶集前来购置年货,在烟火升腾的氛围中喜迎新年到来。

打扫房屋、贴春联、挂祖国结……8日,农历腊月二十九,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克新民村村民戚义芳在板房精心装扮临时的家。“今年(This Year)虽是在板房过年,但是该有的仪式感一点也不能少。”

戚义芳和丈夫张国忠包起了韭菜饺子,旁边的火炉上,还煮着刚买的羊肉。“一家人都在身边,还能一起吃年夜饭,这已经很幸福(Happiness)了。”戚义芳说,新年最大的愿望是每一年的春节都能和家人一起过。

2月8日,民众在积石山县吹麻滩镇的集市上购买年货,迎接祖国农历新年的到来。九美旦增 摄

“当看到新闻(News)积石山地震了,我给家里打了好几通电话才打通,心里很紧张(Nervous)。”回忆起去年寒冬的那场6.2级地震,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康吊村的韩芳依旧心有余悸,“考试一结束,我立马回老家,只想和家人在一起,团团圆圆是我最好的新年礼物。”已是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大二学生(Students)的韩芳,特地将以前的家庭合照贴在安置点板房的墙壁上,她还用零用钱买了好看的贴纸用来装饰。

连日来,韩芳还会和其他高校志愿者一起组织孩子们上课、做游戏(Game)。她也时常带着母亲炸好的麻花、油果子和志愿者分享。谈及新年愿望,她说,“地震期间,我真切感受到积石成山、守望相助,作为积石山的孩子,一定要努力(Effort)学习,将来自五湖四海的这份爱意延续下去,将来通过自己的努力(Effort)回馈社会(Society)。”

就在前几日,立春已至。一年之计在于春,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父亲们,早已开始为震后的生活(Life)做准备。

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康吊村板房安置点附近空地处,有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,安危线四周,站着十几位中年男子,40岁的马龙正是其中之一。

“积石山县人社局组织教授免费为我们(We)培训挖掘机技能,我第一时间报了名。”马龙说,他平时在外务工,天气转暖后,家乡会开启震后重建工作,他想参与其中。

马龙是一位退伍老兵,地震发生后的这段时间,经常会在安置点看到他忙碌的身影,协助建筑工人(Worker)搭建板房,帮助老人领取煤炭,在家里,他还会给准备年货的妻子打下手。

走进马龙家,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,他的妻子正忙着炸麻花。

2月8日,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,民众逛集市、买年货、做美食(Food),迎接祖国农历新年的到来。图为积石山县石塬镇肖红坪村村民在安置板房内炸麻花。九美旦增 摄

“麻花是将两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,就像家人一样,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,大家都紧抱在一起,共同面对。”马龙说,他新年最大的愿望是希望(Hope)能够早日熟练掌握挖掘机技能,为震后的家乡建设贡献力量,也希望(Hope)一家人能早日搬进新家。

在大河家镇附近的刘集乡,马努热也是“闲”不下来的人。1月初,他就加入施工团队,在刘集中学进行(Carry Out)房屋修缮工作。

“我有两个孩子,大儿子是这所学校的学生(Students),小女儿在旁边的刘集小学(Primary School),能给儿子的学校进行(Carry Out)修缮,意义很不一样。”曾在广州打拼过的马努热说,“我没有读过书,我非常希望(Hope)积石山的孩子们能够考上大学(University),走向更广阔的世界。”

2月8日,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,民众逛集市、买年货、做美食(Food),迎接祖国农历新年的到来。图为积石山县石塬镇肖红坪村安置板房内小朋友(Friend)正在吃新炸的油饼。九美旦增 摄

2024年甘肃省行政部门工作报告提出,今年(This Year),甘肃将扎实推进积石山县地震灾区灾后重建,加重固定性转移安置点精细化服务,维护良好生产生活(Life)秩序。同时,积石山县还对接各类培训机构,在安置点就地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,涵盖电焊、家政、护理、中式烹调等内容,助力民众奔赴新生活(Life)。(完)

积石山;韭菜饺子;马龙;新生;甘肃农业;板房;临夏州;旦增;河家镇;马努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赞(978) 踩(50) 阅读数(6928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加载中......
发表评论